把Memory Keeper's
Daughter(不存在的女兒)看完了,看完的感想是......沒有。不曉得是不是因為都是利用搭捷運的簡短間斷時間來看,還是我太不容易感傷了,即使這本書名列排行榜好久了,可是我似乎感覺不到作者要表達的是什麼。最近很熱門的The
Kite Runner(追風箏的孩子)之前也是看的有點勉強,不過我還可以接受,不曉得是不是比較重口味了一點。
所以,我想我還是先放棄抒情類的小說,回歸到比較超現實的世界來好了。
 已經看過了Dan
Brown的四本小說,很喜歡那種緊張、解謎的內容,加上剛好看到網拍有一本The Da Vinci
Code的圖文書,而且是英國版漂亮的封面,就馬上用四百元超值的價格買了下來(博客來上面售價大概千元左右吧)。不過另外一本Angels
& Demons的圖文書就沒那麼好買了,主要是因為我想要英國版的,最後就到Aamzon.co.uk定了一本回來。因為是第二次閱覽,所以就打算一個個字去查字典來慢慢看。
不過那兩本圖文書實在是笨重了,所以又再到處尋找有去的小說。The Rule of
Four(四的法則)之前就有打算要購買了,只是為了湊齊博客來300元免手續費下限,所以最後連同Darwin's
Radio一起買了進來。
The Rule of
Four,封底開始滿滿的評論,有許多都提到這本書比達文西密碼更棒、更精采,所以還沒開始看就對這本書的內容越來越好奇了。不過,才看了第一章多一點,就覺得裡面的文字好難消化,本來最近看小說的時候都不太查字典的,但是這次又重頭開始仔細地看過一次第一章。
才剛開始而已,內容就出現了一些沒聽過的片語:
A partridge in a pear tree.
Vanity of vanities. All is vanity.
An albatross around one's neck.
還有一堆我完全沒有背景知識的人名:Saint Lawrence, Rembrandt, Jackson
Pollock,這真的是讓人很難理解。
相對之下,怎麼覺得Dan
Brown的作品好像沒有遇到這種情況。難道這就是有人說的The Rule of Four is a "Da Vinci Code
for people with brains."?
另外,最近看完的電影I am
Legend,看完以後也是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看完了別人的評論以後,才知道好像有許多和原著不一樣的地方,而整個電影的重點和結局也和小說不太相同。雖然很多然都推薦可以去看一看小說,不過我對這種太科幻的劇情好像不太感興趣,等最近這批小說看完以後再來考慮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