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孔服飾
2015.3.20

一直以來對於傳統服飾很有興趣,覺得挺特別的、帶有一種美感,但是卻也沒有特地深入去研究。過去參加了幾次祭孔典禮,能有一個節日可以穿著古裝來慶祝,想一想還真是蠻難得的。

於是就想說稍微小小的了解一下,這我們應該引以為傲的中華傳統服飾,為何不能像日本的和服、韓國傳統服飾那樣的普遍。(只是後來發現,這個問題如果真的研究下去,大概可以寫個幾篇論文出來了)

祭孔典禮的祭祀人員,應該主要分為佾生、樂生、禮生和獻官。從台北孔廟網站的佾生、樂生、禮生服裝展示,顏色上有所不同,頭冠稍有差異,外袍好像也不太一樣,但應該是屬於明朝的服飾吧。

為什麼會採用明朝服飾,我猜可能是因為明朝是普遍認知中,是正統漢人掌權的最後一個朝代。但是這樣的話,獻官的服裝就不知道如何解釋了,因為獻官穿著的衣服是藍色長袍、黑色馬褂,這似乎是清朝的服裝。

(請問祭孔事宜:禮生服飾是明朝的,但是祭祀官員穿著的卻是清朝服飾。請問為什麼會有這個差異性?
台北孔廟的回答:查民國57年,教育部奉先總統 蔣公指示,邀集內政部等相關單位,另聘請學者、專家組成「祭孔禮樂工作委員會」,成立禮儀、服裝、樂舞、祭器四個研究組,進行研究規劃。有關祭服之設計,其中執事人員(禮生)衣無文紺繒「單衣」。民國59年該委員會曾針對祭典服飾進行研議改進,決議主祭、陪祭、總統代表及奉祀官均著現行國定禮服─藍袍黑褂;同年定案後由內政部公布實施。)

清朝是由滿族建立的朝代,滿族的別稱又為「旗人」,據說男女都穿長袍,聽說後來經過改良,就成了現代所稱的「旗袍」。

為了復興中華傳統服飾,兩岸都有所謂的「漢服」推廣活動。而所謂的漢服,指的是漢族的傳統服飾(上古至明朝漢人所穿著的漢族服飾),有趣的是,漢服推廣人士通常都會對「滿服」有極大的反感,認為滿清的統治時期,使用了剃髮易服的強烈手段,改變了漢人的穿著、髮型,以至於斬斷了傳統漢服的延續。

回到祭孔典禮。後來上網到處搜尋,台灣大部分祭孔的佾生服裝差異不大,都是身穿淺黃色絲綢長袍,只有台南的祭孔卻不太一樣,佾生穿的是長袍馬褂,據說是四百年來傳承自清朝傳統的關係。

至於大陸內地佾生服裝,變化就更多了,通常來說好像大都是紅色系列,衣服的花樣也比較細緻,比較像是台北孔廟的春季祭典表演,佾生也是穿著紅色的禮服。

至於現代人所說的「唐裝」,則是融合了明、清的服飾演化而來(和唐朝沒有直接關係),根據維基百科的描述,還包含了女裝的大襟衫、秀禾裝、鳳仙裝等,也因此唐裝似乎並不是「漢服復興運動」想要推廣的服飾。

其實我覺得不管滿族、漢族、還是其他族群都有好看的服飾,我們應該就只是單純的希望有一天可以在各種場合輕鬆自在的穿起這些服裝,但是現在卻搞得很像內部分裂,這大概也是大家始料未及的吧。(所以我們的祭孔典禮,才會這麼有創意的把名清服飾結合在一起嗎?)

漢服相關討論有點多,隨便列舉幾個:

[閒聊] 想問大家對漢服的看法
華漢文化會館(港澳)